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解读大叶黄花梨明式束腰罗汉床禅椅
  • 正大拍卖2014-01-26

      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已融入到人们知识结构与日常生活中。佛教亦对中国家具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对部分明式家具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佛教文化的哲理性语言在一些明式家具上有着深刻的体现。

  据明式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考证,明式家具造型体系的“束腰式”,便源于佛教石窟造像和壁画中的须弥座。中国红木家具形制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奇平认为,不少家具原本是佛家衣食住行中的产物,但被与禅师来往密切的文人雅士们借鉴、乃至改造,完善于俗世生活,或在名称前冠以“禅”字,使它们逐渐成为明式家具体系的组成部分。

  佛法造物超凡脱俗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是安置佛、菩萨塑像的台座。我国最早的须弥座见于北魏云冈石窟,是一种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形式。明式家具束腰造型在设计上与其有着惊人的相似,均有着张弛有度的特点。由须弥座演变的明式束腰罗汉床被王世襄称为“最理想的卧具”。其名称由来或是因为僧人常用,或是因为在崇尚佛教的时期,世人与僧人谈经论道时常坐而得名。

  罗汉床高雅的艺术格调与文人尚古、好雅的趣味息息相关。以蔚林木业出品的大叶黄花梨束腰罗汉床为例,此物遵循着明式家具的优良传统,保持着明式家具的一贯做法和作风。采用龙凤榫加穿带、攒边打槽装板、抱肩榫、走马销的工艺,由三面围子、座面、束腰、牙板、膨牙鼓腿构成。

  远观之,此罗汉床造型上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器具中处处存在着对比:线的曲与直、长与短;面的大与小;构件间穿插中的凹与凸;空间的虚与实。它们通过巧妙地组合,又在整体中得到调和,从而使其静中有动,宁静沉稳而又不失活泼生动;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近看之,此物使用的大叶黄花梨,木质本身硬朗致密、纹理优美、鲜明光洁、微透荧光之美。床座面采用“攒边”的做法,在四边用45°格角榫攒起来,面板四周嵌入边抹,边抹所开的槽留有余量,使面板有伸缩余地;束腰采用抱肩榫形式,牙板和束腰一木连做,免去长条拼缝,避免了木料花纹及颜色的差异。两侧围子与后面围子以及与边抹联结处采用扎榫,构造是榫头一头大、一头小,榫眼开口半边大、半边小。安装时榫头由榫眼开口大的半边纳入,推向开口小的半边,如果拆卸还需要退回到开口大的半边。以此做法不仅牢固,而且便于拆卸,一举两得。

  细抚之,器物全身光素,精简至极,围板主构图崔白“寒雀图”,画面纤毫毕现,形体逼真,布局内由动而静的画面感极强,予人整体感觉朴素而不拘泥于雕饰,稳重静穆中欲透之灵巧,体现出自然空灵、高雅脱俗的韵味,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静坐参禅修身养性

  佛学倡导“静坐参禅、修身养性”。明式家具吸收佛教这一思想,来补充创造和丰富自己的家族,创造出在书房、禅房之中可供跏趺坐的禅椅。据考证,禅椅的形制来源于唐代禅师打坐参禅的坐具,在一些古代佛教题材绘画作品中,常可见到它的使用。比如在《长眉罗汉图》与《达摩六代祖师像卷》中,均可以看到禅师们在禅椅上打坐的情景。

  禅椅造型简洁儒雅,朴素大方,相对官帽椅、圈椅等家具较矮、较宽的坐面,更适合今天坐具类家具低矮及宽大的发展趋势,在室内陈设中能发挥其独特的魅力。禅椅的鲜明特点是坐面宽大,足以盘腿坐于其上,后背和扶手均为空灵的框架,为打坐者隔离出了一个自我的空间,可供其在此相对独处,从容思考。

  在北京某家居体验馆摆放着一把禅椅,这件产品椅盘甚大,呈正方形,供跏趺坐。扶手及靠背空敞方直,采用圆材,无任何装饰。圆腿椅盘下安罗锅枨,足底用前枨次之,后枨最高的步步高赶枨,而在踏脚枨下,用极窄的素牙条起固定作用。

  此椅设计的创作随着明式家具设计的进步而更趋成熟合理。亮点是它采用了大叶黄花梨这种特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名贵硬木。在这对素工大禅椅上,大叶黄花梨温雅的色泽,油润细腻的质地和行云流水般灵动的纹理被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在圆润端凝的椅身上隐起游走,不须要任何雕琢,光素的椅身正是禅意的最好寄托。只需经抛光处理和烫蜡保养,就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益美观。

  灵光顿悟碧水青山

  佛学强调人和物不是对立的状态,而是相依相融。五代著名绘画《韩熙载夜宴图》讲的是主人韩熙载盘腿坐于罗汉床宴请宾朋,进行社交活动。说明当时床是待客与视觉的中心。时至今日,中国北方部分地区仍延续请客人上“床”坐的习俗。在蔚林木业出品的大叶黄花梨明式家具中,我们可深切地体会到由于造型、结构的合理运用,实现了佛法中的人和物一体性、相生相依。

  看图中的大叶黄花梨大罗汉床,可坐可卧,放在厅堂待客,作用相当于沙发。正中放一炕几,可凭依,可放置杯盘茶具,犹如现代茶几。此物作为文人雅士审美观创造的家具,被蔚林木业赋予了更多儒雅之气——良好的比例尺度、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体现出“物”与“人”契合为一的造物追求。

  观图中这对素工大叶黄花梨禅椅,椅面从整个椅高的中点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足承托椅面的同时,也在面板下形成一个四方的空间,对盘坐其上的人来说,这个空间给他基石一般的稳定感;同时四足直角接地,又能给其既不外扩又不内收的自持感。

  再从整体上比较,禅椅腿足的圆材较扶手、背框用材均要粗硕,进一步以力度对比加强了其稳定性。打坐者坐于其上可以顿生一种遗世独立的平和心境,静心于其间的参禅味道便有可能得益于它的暗示与引导,接近佛教“真空妙有”的高深禅界。

  “如果你心中有禅,禅便无处不在。”在对中国古代家具史与敦煌莫高窟十六国至隋的壁画研究后,蒋奇平得出结论:佛学对于家具传承好比一座宝山,有取之不尽,用之天成的生命能量。他表示,蔚林木业在家具制作中十分重视人性的回归及自身清净的修为,力争通过古典家具所营造的环境氛围把人带到乡间原野,感受碧水青山,获得心灵之顿悟。

 

来源:新浪收藏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