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观器2014之犀角饕餮纹爵杯
  • 正大拍卖2014-05-22

 

早在中国商代,犀角即已受到重视。并把犀牛视为国之宝,把犀角称为物之珍,同时把犀角与夜光璧、明月珠以及金银奇宝相提并论。《韩诗外转》一书中曾记有「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战国策.楚策》和《汉书》中也均有关于犀角的记载。

犀角作为杯盏并上升到艺术领域,最为兴盛的阶段,是在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这一时期由于工艺美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皇宫贵族不仅要拥有高雅的瓷杯,精美的玉杯、玛瑙杯等,还别出新裁,将精湛的雕刻艺术扩到犀角的材质中来,另外中国与南亚、非洲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犀角不断自远方输进,这样犀角雕刻艺术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亦同为艺林珍赏之品。其间文人、富豪们在饮酒作歌或养生健体时,把玩犀角制成的杯盏,更当成是十分遐意之事。特别是文人墨客利用自身的优势,挥笔作画,将花草鱼虫、传说典故,运用于笔端。有的竟亲身涉足于雕刻领域,领会作画、雕刻的那种怡然雅兴,使犀角制成的杯、爵、壶等酒器,花纹各异,玲珑细致,精美绝伦,闻名于世。

明清时期,犀角杯的制作基本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采用高浮雕几番制作的山水人物、鸟兽鱼虫、花草果实杯。这类作品受江南竹木根高浮雕、圆雕风格的影响,犀角作品大部分是以传统的吴派画意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进行雕琢。如恬美宁静的农家乐场面;丰富精彩的花鸟鱼虫图案纹饰;携琴访友,以文会友的园林景致,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特别是有的犀角杯被刻成了花形或叶形。花或叶与杯融为一体,形象极为简洁而优美,很受明清文人的重视和青睬。

第二种是仿古器皿。当时玉器的仿古之风十分盛行。这种仿古风气对其它工艺材料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而犀角本质古香古色,浑厚苍深,做仿古铜器的造型和花纹,自有其得天独厚之处。所以犀角雕刻在乾隆时代出现的仿古铜器的器皿蔚为一时的风尚。这类作品造型有壶、杯、爵杯、觚等,图案式表现方法也很多,既有典型的图案化的蟠螭、兽面、几何纹,也有写实性的云水、龙凤纹,结构与形象的处理都体现了很强的传统风格。在图案的构成上,既注重运用疏密、繁简、动静的对比,也注意运用大小及深浅的对比,使刻划的对象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而整体感强。

第三种是杯造形奇特,最为清雅的槎形器皿。如同一种枯木制成的小船。

第四种是光素形造型器皿。

犀角雕刻作为与竹、木、金、玉雕刻艺术同为艺林珍赏之品的同时。犀角的雕刻能手也截然而出,明代鲍天成、濮仲谦、尤侃、江福生和清初的尚均,他们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均能用犀角、象牙、各种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各种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及发簪、印章之类,工细绝伦。在江南很负盛名。

 

该爵以犀角制成,纹理细密,色泽浓郁,杯口以爵杯形式向外撇,杯身凹进直下,纹饰仿照商周青铜器,以线刻饕餮纹装饰。

犀角杯因其材料珍贵,作品通常以雕刻艺术品为主,兼具实用功能。又因犀角的原始形状为圆锥体,易于雕成杯形,因其价格昂贵,雕刻者不愿稍有所费,所以往往将它倒转过来制成盛器。

犀角之所以珍贵,一是物以稀为贵,因犀角比象牙更为难得。二是犀角可以入药。在药物的成分中,犀角作为清热、解毒、定惊、止血的上等良药,它的主要成份中含角质及碳酸钙、磷酸钙、酪氨酸等。在现代科学发展的今天,可分析出犀角的药用元素,并不为奇,但在古代就能够证实犀角的药用功能,真是令人惊叹。正因为人们认识到它具有药用的功能。所以从商周时期始,古人就曾以兕角为觚,将它刻制成饮酒的器皿。企望在饮酒的同时,将药力溶于酒中,达到疗病养身的效果。如古代南北朝石刻壁画中,尤其是饮宴图中,可看到达官贵族手中高举犀角觚杯,祝酒庆贺。宋代文献中也时常有关于犀角做杯的记载。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