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海南黄花梨在历史上的曾用名
  • 正大拍卖2018-01-14

海南黄花梨在历史上的曾用名






世界花梨看中国,中国花梨看海南。


当我们谈及海南,会想到什么?可能是拥有阳光沙滩的三亚,也可能是满足口舌之怡的热带水果,甚至是椰子树下皮肤黝黑嚼着槟榔的原住岛民……


有这样一说,海南有三宝,黎锦、海瓷、花梨。黎锦是海南的黎族织锦,宋代时就在内陆畅销;海瓷是各时代商船触礁随船藏于深海中价值不菲的瓷器;而花梨则是海南黄花梨,海南独有的自然造物,如今的传奇之木。




海南岛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孕育出了质优纹美、清香四溢的花梨树木。然而,目前大家所熟悉的海南黄花梨其实在古代并不叫海南黄花梨,海南黄花梨名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我国历史上,黄花梨先后有许多不同的名称。


花榈(榈木)的称呼从唐代开始使用


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称黄花梨为“榈木”,书中说


“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明代的大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的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花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榈木拾遗”一条中提出:


“榈木,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


李时珍认为有花纹的榈木,谓之花榈木,平时众口广传的“花梨”说法,为误传,而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实了当时的这种所谓误传的“花梨”之名已成为明代民间对于黄花梨约定俗成的固定称谓。



花梨(花黎木、番花梨)的名称由宋至20世纪初


宋朝赵汝适《诸番志》、明朝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以及明、清的广东海南地方志均有“花梨”及“花黎木”的论述,清及民国海关关志进口商品名录中也采用“花梨”或“番花梨”。


老花梨、新花梨之说出现于清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


清末及20世纪90年代初,有老花梨及新花梨之说。



1944年出版的德国学者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认为中国家具中所使用的“高级花梨木”可分为:


黄花梨——包括优美的明代和清初家具的黄花梨;


老花梨——在较晚时期,特别是19世纪初叶的简朴家具中常用的、幽暗的褐黄色老花梨;


新花梨——属于红木群的新花梨,新花梨成为近代行业俗称。



黄花梨名称的使用从民国初期至今


“黄花梨”的说法究竟始于何时,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20世纪初著名学者梁思成在考察古代建筑和研究明清家具时,发现明代所用“花梨”木与近代所用的“新花梨”并不是同一种木材,为了区别这两种相近而价值不同的木材,便将明代所用的“花梨”木加了一个“黄”字,此后“黄花梨”之名便流传开来。


1960年,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出口鉴定标准的几点意见》采用了“黄花梨”这一名称。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也有谈及。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种研究明清家具的论文、专著均有论述。在20世纪80年代,明式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将明式黄花梨家具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引起投资、收藏黄花梨家具的热潮。


后来,红木国标中关于海南黄花梨的名称正式规定为“降香黄檀”。从此海南黄花梨有了一个规范的名称,但是在民间,关于黄花梨的俗称仍旧在流行。



从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来看,黄花梨曾经被称之为“花榈”、“榈木”、“花梨”、“花梨木”、“老花梨”、“新花梨”、“黄花梨”、“海南檀”、“降香”、“降香檀”、“降香黄檀”。


从这些海南黄花梨名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黄花梨的了解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对于黄花梨的认识也不同。




不管黄花梨曾经叫什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黄花梨从古至今从未失宠,也不会失宠,一直饱受着国人如此多的喜爱与推崇。


-  END  -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