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故宫博物院的“贵宾接待室”,有何不一样?
  • 正大拍卖2018-03-14

故宫博物院的“贵宾接待室”,有何不一样?


一群不可救药的古典家具控



重拾青春记忆

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

 

1998年一部席卷中国电视荧屏的清宫戏开播

此后的五年时间里先后推出了第二部、第三部

并成为迄今为止重播次数最多的经典电视剧之一

它是“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的

《还珠格格》

 

作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作品

《还珠格格》开启了中国内地的荧屏偶像时代

捧红了一批格格们的同时

格格寝宫漱芳斋也跟着一路被人们熟知

然而现存的文献资料表明

漱芳斋从来没有住过格格

而是乾隆的“贵宾接待室”





“漱芳斋”是清雍正朝时为乾西五所之头所

是皇子皇孙们居住之地

雍正五年是为宝亲王的弘历

(即后来的乾隆皇帝)

以乾西二所为洞房迎娶了富察氏

(就是后来的孝贤皇后)

 

弘历继位后将乾西五所进行了改建

头所为漱芳斋

二所谓重华宫

三所为重华宫厨房

四、五所改建福宫花园

 


(漱芳斋东院门入口)


漱芳斋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黄琉璃瓦歇山顶

有穿堂与后殿相连

整组建筑呈“工”字型

(自乾隆朝以来清朝的诸多嫔妃都曾于此处看戏作乐)

 



(漱芳斋内的游廊)


此处室内器具之精美、宝物之丰盈

在紫禁城里也是鲜见的

先来一睹漱芳斋前殿西次间


1.紫檀边框鸡翅木山水人物挂屏

2.紫檀边框鸡翅木山水人物挂屏

3.粉彩九桃天球瓶

4.紫檀木嵌螺钿群仙祝寿钟

5.粉彩九桃天球瓶


前殿东次间内多宝格里的珍品也达百余件之多

这些瑰宝随器形大小分别置放在红木多宝格内

装饰着整整一面进深三间的东山墙




揭秘故宫博物院的招牌接待室

可以用三维透视的方法表现它室内空间的分隔情况

漱芳斋前殿明间与次间

使用雕刻精致的金丝楠木落地花罩相分隔

每一槽花罩都曾经是故宫出版物中屡屡矜夸的作品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斋内明间的三槽花罩

(漱芳斋前殿西次间)


进入斋中正对的一槽花罩是一种抽象图案的天然罩

左右两侧花罩雕刻的是象征着荣华富贵的牡丹

此三者算是众所周知的漱芳斋的“招牌”

频繁在一切介绍漱芳斋的图册中露脸

但是清中晚期的样式雷图可以证实

直到清末光绪年改造之前

它们根本没有登场亮相

 


招牌不再是那么“正宗”的招牌

漱芳斋反倒更显得神秘

(现在还没有人能拿出白纸黑字的清宫档案

来证明提到的样式雷图到底画于什么时候)

 

在前殿明间北侧的金丝楠木花罩后面便是穿堂了


穿过穿堂便是漱芳斋后殿了 

后殿面阔五间曾有匾额为

“金昭玉粹”


殿内西梢间修亭式小戏台一座

额曰“风雅存”

前檐左右柱上各悬古琴形木制楹联曰

“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

(漱芳斋后殿室内小戏台)


台后开小门与西耳房相通

殿之东室额曰“高云情”

与小戏台相对

为侍宴观戏之处

(漱芳斋后殿东间“高云情”内景)


这里曾是乾隆皇帝侍奉母后进膳的地方

每岁新正乾隆皇帝都要在此处侍奉母亲进早膳

遇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和除夕

皇帝也此侍奉母亲进午膳 

这种以“仁”、“孝”治国的儒家思想

体现在殿内正中置放的大型三开屏风上

(紫檀木乾隆书宝座屏风)


金粉髹漆的乾隆御笔再配上牢固的紫檀底座

挺拔的紫檀屏风和威严的紫檀蟠龙宝座

把不可一世的正统思想表露无遗

(紫檀凝重的色泽和屏风稳重的造型,向每一位参观者

展示了那个时代正统思想不可动摇的坚定性)




漱芳斋里边“静憩轩”是最引人入胜的

这里曾经是乾隆皇帝的书房

有楹联曰

由旧典时代式其永无愆,思庶政惟和不敢自逸


有趣的是一生一世都是自视甚高的乾隆帝继位后曾戏题此轩

舍是读书舍,人非读书人

流露出了他人生中罕见的幽默 

 

(“静憩轩”即前殿东次间)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机关就设在这富丽堂皇之中

在多宝格的左下方有放置珍宝的几个格子

这个格子有看不起眼双层框儿

这框架是可移动的

一经移动一道暗门便出现了

过暗道便是室外小竹林

(暗道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是不是已经目不暇接了)

提一个问题考一考眼力

漱芳斋前殿东间多宝格有何卓异之处呢?

答案在多宝格上偏左的暗门

这里是静憩轩的入口

(或者也正是唤作静憩轩的原因)



IV


看戏是宫中的主要娱乐活动

清代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戏曲爱好者

每逢典礼庆贺、良辰吉日都要在宫内演戏

(漱芳斋院内的戏台)


上演的剧目也多为传统的固定的剧目

除夕演“升平除岁”

上元节演“万花向荣”“升平宝筏”

中元节演“佛旨渡魔”

端午节演“玉女献盆”

皇帝和皇太后生日则演“四海升平”、“万寿无疆”等

 

 (漱芳斋院内的戏台)


漱芳斋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

戏台高有三尺周柱边环以绿柱朱拦

正面重檐之间高悬绿地金字匾额

上书“升平叶庆”四字楷书

此为“用戏曲贺盛世”的意思


匾额下两边楹联为

日丽瑶台寰宇休明传鼓吹,风情玉漏万方欢乐入歌谣

(以内容和文风看此匾联为光绪时所书,字体与外东路光绪御笔匾联一致)

 

戏台的台面是木制

为了音响效果木板下有四眼水井

使音乐共振和谐、唱腔回旋委婉

戏台上方彩绘着蓝底白云团

正中顶棚为活板铺就

演天宫戏时扮演神仙的演员可由此乘祥云下降人间

(想来“群仙祝寿”“四海升平”之类的戏此处是一定没少演了)

(漱芳斋戏台顶部天花) 


戏楼面阔进深各三间

与北面的正殿和东西配殿构成了独立的院落

戏台正对着漱芳斋正点的门口内外

自然是至尊至贵看戏时的坐处了

据说为了这个至尊至贵的坐北朝南

帝后们宁可牺牲了视觉效果

逆光看戏

 


演员们在南边唱念做打

帝后们在北边往南面看

再赶上个“日丽瑶台”的艳阳天

眼睛累是肯定的了

(怪不得至今戏迷们还爱眯缝着眼睛听戏而不是看戏,可能就是滥觞于此)

 

演戏的时间一般是卯正或辰初

(相当于现在的早晨六点至七点开戏)

未正或申正散戏

(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二点至四点)

1922年溥仪大婚时

奉召入宫演戏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说

“宫里的事儿真特别,娶媳妇是在夜里娶,

唱戏可是在早晨开锣下午散。”

 

梅兰芳在漱芳斋连演了三天戏

花费白银三万余两

当时的名角如杨小楼、马连良、李万春等都被请上了漱芳斋舞台

遥想当年这儿便是锣鼓喧天、富贵如云的歌舞场了


漱芳斋内最后一次演出是在民国二十年夏

当时某学术团体招待外宾

借用戏台请名旦尚小云等演出了一台

《游园惊梦》



V


漱芳斋建成之后

乾隆皇帝把“书福颁赐”仪式移至此处举行

自1737年开始选定每年腊月初一为书福吉日

大臣们皆已得到皇帝赏赐的福字为荣

据《清稗类钞》记载


户部尚书王际华在宫中入值多年,每年于除夕得赐福共得福字二十四张,他将这些福字悬于书房,并将书房命名为“二十四福堂”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漱芳斋被辟为贵宾接待室

使用多是聚集在室内开会或是于院中廊下看演出

目前漱芳斋建筑及内装修均完好

为故宫博物院贵宾接待处

用于国家领导及外国首脑参观故宫时休息


漱芳斋里并没有住过“格格”

但舞台上的浓墨重彩远比小儿女的宫廷戏

要精彩得多也沉重得多


说了这么多

满满的都是青春的回忆

令人不由得回想起当年的情景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  END  -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