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穿越必备生存指南(第一弹)——学不会自称,开口就要治罪
  • 正大拍卖2018-04-23

穿越必备生存指南(第一弹)——学不会自称,开口就要治罪




△ 唯一官方连载


你是否也曾想过?

有一天你会突然从普通的职场小白变成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皇阿玛;

有一天你会突然从离不开枸杞的保温杯大叔变成有一点任性,还有一点嚣张的还珠格格;

有一天你会突然从可爱无知的小仙女变成掌握后宫生死大权的皇后娘娘。



不要觉得我在开玩笑,生活就是这样处处充满奇迹的。但是问问自己,机会真的降临时你是否可以把握住呢?如果你有一天你成了乾隆,你该如何面对群臣,后宫呢?如果你成了初入宫廷的甄嬛,你又该如何躲过华妃娘娘、皇后娘娘的陷害活到最后一集呢?如果你成了多尔衮,是否可以改写自己的命运呢?


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从今天起,我们将不定期推出穿越生存指南,与你一起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叱咤风云!改写历史!



那么问题来了,穿越醒来第一句话怎么说?

天?

是谁?

在哪里?

该怎么办?


!大!从第一个字就了。


自称代词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完整且丰富的体系,这和封建社会的阶级制度以及中华礼仪制度密不可分。要是不小心说错轻则掌嘴,重则就是砍头的死罪。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开口说话前一定要先确认自己的身份。


接下来的内容将以马建忠先生的《马氏文通》、周法高先生的《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信息,总结出一套清代帝王、宦官、妃嫔的自称代词。

01

如果你成了帝王



纵观清朝影视剧,皇上无一例外都自称“朕”。这是否正确呢?


基本正确,仍有例外。


首先我们先聊聊“朕”这个字

汉·蔡岂《独断》卷上:

“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朕”在最初并不是由皇上专用的自称。适用于所有百姓。秦王赢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以后,“朕”的使用上才有了明确的规定。


史记•秦始皇本纪》: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你成了清代的皇帝是只有你一个人可以自称“朕”的,如果有谁敢自称“朕”,你一定不能让他见到明天早上的太阳。


那么在什么时候,就算你成了皇帝也不能自称“朕”呢?


《清稗类钞•宫闱类》中德宗在瀛台之起居篇:

“光绪戌戍年,某日大雪,孝钦在慈宁宫,命小内监某携狐裘一氅,送瀛台赐德宗,喻曰……德宗曰:‘知之。’某连言不绝,怒曰‘吾知之矣,死未得其时与地耳!归报太后可也。”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德宗皇帝对太后的懿旨尚不敢自称“朕”而是称“吾”,何况见到太后本人你觉得你适合自称“朕”吗?

02

如果你成了朝廷官员



在清朝,同样是在朝为官,面对皇上自称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曾留心过《甄嬛传》中大臣的自称你就会发现,剧中隆科多自称“奴才”,而张廷玉、甄远道都是自称“臣”。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臣”这个字,“臣”是如何成为一个谦辞的呢?我们可以看到“臣”字甲骨字形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臣”这个字像一只竖着的眼睛,在象形文化中,横着画的眼睛代表名词眼睛,而竖着画的眼睛代表动词看。


“臣”字既然带有的意义,怎么会和奴隶有关呢?这和古代的奴隶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奴隶时代,奴隶主手头往往会有大量的奴才,而奴隶主根本无暇管理这么奴隶。于是奴隶主在奴隶中选出几个眼线,他们不需要劳作,只需看着其他奴隶是否劳作,并上报给奴隶主即可。因此“臣”在上古其实是带有特殊身份的奴隶且专指男性奴隶。云南的“督耕制”可为此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后来“臣”演变成做官之人,但其意义是指此类人为君王的奴仆。而皇上的自称词“朕”的象形里有一个代表权利的椎,有手执椎刺人眼之意。

这么看来作为朝廷官员,自称“臣”合情合理。那为什么又有人自称“奴才”呢?这是否电视剧《甄嬛传》的错误?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上)》中闽浙总督满保奏请万安折(雍正元年正月初三日)

福建浙江总督[奴才](臣)觉罗满保谨奏:为请安事。

奴才满保跪请皇上万安。

朱批:朕安。臣、奴才全都一样,嗣后写臣可也。”


由此奏折可见,在清代宦官的自称中确实是有满汉之分的。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隆科多在剧中自称“奴才”是有历史依据的。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这和清代的制度有关。


鲁迅先生在《隔膜》一文中曾提到:

“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锡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


清代规定汉臣自称“臣”,满臣自称“奴才”不是在提高汉臣地位,而是为了体现汉臣子不如满奴才之意。在清朝做官不容易,一定要先认清自己是汉人还是满人哦。


另外,其他清代剧中大臣自称“下官”、“末将”、“卑职”等都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03

如果你成了后宫嫔妃



后宫,庭院深深,波诡云谲。

试问,有谁能自信的说出我可以在《甄嬛传》里活到最后?

后宫险恶,这一部分一定要好好学习!



可以对皇上自称“臣妾”吗?

不可以


随着后宫剧的热播,“臣妾”这个自称广为流传。但除了小说、唱词以外,极少会有后宫妃嫔会自称“臣妾”。特别在清代对于自称的管理上非常注重,宦官的满汉之分也要分开自称。因此妃嫔绝对不会自称臣妾。


《清稗类钞》里记录较多妃嫔(包括皇后)与皇上对话的语料,均自称“妾”未出现“臣妾”自称。


《清稗类钞》之世祖自传董妃行状:

……后询其故,谏曰:“斯事良非所敢预,然以愚,谓诸大臣……”



可以对比自己身份卑微的人自称“本宫”吗?

不可以


通过CCL(语料库)搜索古代汉语中带“本宫”二字的语料一共136条。其中大部分出现在小说里,可见宫廷中拥有自己寝宫的妃嫔对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自称“本宫”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但是在元明清的小说中“本宫”自称词确实非常鼎盛。


《清史稿》、《清实录》、《清稗类钞》、《清代档案史》、《清代宫廷史》等与清代后宫有关的书籍,均未发现“本宫”自称。即使是皇后也都用“我”“吾”自称。




成了太后要自称“哀家”吗?

不需要的

哀家”一词最早出现在六朝《世说新语》:

“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传说传说秣陵(今南京市)哀仲家梨,个大如升,味甘美。此处的哀家是指是指姓哀的人家。而非自称词哀家。


而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并无收录“哀家”这一词条。只有个别词典上收录了这一词条。如《汉语大词典》中这样解释哀家:戏曲中孀居的太后的自称。这个解释已注明前提是在戏曲中。六朝之后就出现“哀家”一词甚少,一直到清代的小说中出现了太后以“哀家”自称。

清代小说《七侠五义》

刘后猛然惊醒,见天子在旁,便说:“有劳皇儿挂念。哀家不过偶受风寒,没有什么大病。且请放心。”天子问安已毕……    


清代小说《海公小红袍传》

“卿乃是先帝恩官,有功于社稷。今乃八旬寿诞,赐卿龙凤绣旗一对,哀家御手亲绣‘忠心贯日’四字。又赐黄金四锭,大珠十粒,绣龙蟒袍一件……


由此可见“哀家”一次出现得比较晚,也都是一些孀居后妃自称。这里不仅仅局限于太后,如《说唐全传》里死了驸马的公主也可自称哀家。


这也显示出了古代女性在死了夫君之后需要孀居,独自一人存活于世的悲哀形象。但是查阅《清史稿》、《清稗类钞》、《我的前半生》、《清代通史》等历史文献,并发现“哀家”一词。可见历史上后宫太后并没有以“哀家”自称。


如果你穿越成了后宫争斗的冠军,实在不必自苦。自称“我”和“吾”都行。


参考文献:

[1] 朱子彦.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院,1953年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岑麒祥:语音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修订第二版.

[5]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谓编[M]. 台湾: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年.

[6]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古代汉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

[7]胡程程:清代宫廷剧自称代词考辨 ——以《后宫•甄嬛传》为例,2015年


今天的生存指南就先分享到这里了,如果以后你用上了。一定要托梦告诉你那些优秀的子孙要关注我们“明清家具研习社”。穿越必备!


-  END  -

家具  /  历史  /  文化  /  文博  



南京正大2018春季拍卖会


 拍卖时间 

2018/04/26

 拍卖地点 

南京状元楼酒店

(南京市秦淮区状元境9号)


 预展时间 

2018/04/12~2018/04/26


 预展地点 

江苏雅然文化艺术中心

(南京市秦淮区江宁路1号4F)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