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是个不动声色让人留恋的城市
先不说这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
也暂不说这城市秀丽的山水风貌
仅是这城市特有的宠辱不惊的从容气质
也会让毛茸茸的生活
一天天在这里有滋有味地生长
▼
历史曾在这里有多辉煌
就曾在这里有多悲壮
无论是帝王之气
还是悲情往事
都一样不动声色地掩映在
城市的大街小巷、山川河流之间
呈现出六朝古都的温润质感
▼
与北京相比南京是
温和的
与上海相比南京是
厚重的
与广州相比南京是
淡定的
与西安相比南京是
清丽的
然而
从南京本身看南京
南京是复杂暧昧的
▼
难以言说
欲语还休
沧桑、隐忍
还是曾经的华丽、富贵
这些词都难以完全描述南京
正如南京已故画家朱新建所说
南京是中国的中国
某种意义上
南京当之无愧是最具中国气质的城市
1
帝王之宅
西晋末年
在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重重打击下
西晋宗室、士族大量南迁
拥有长江天堑之利的南京
成为重建晋廷的最佳选择
▼
长江从南京的西、北方向奔腾而过
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
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再加上
钟山、石头城、九华山、鸡笼山等
一众山地丘陵横亘于前
玄武湖、秦淮河等河湖环绕
▼
山地河湖共同构成了
对江南内部势力的天然屏障
孙中山曾评价南京的地理优势
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
▼
全市湖泊河流网织
水域面积达11%以上
古城既有群山怀抱
又有大小河流萦绕
▼
与浩瀚的长江在一起
组成一曲山川河湖
纵横交错的交响诗
三国时期诸葛亮也不禁赞叹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
2
烟雨楼台
公元317年
琅邪王司马睿在南京即位
史称东晋
此后南朝的历代朝廷均接连在此定都
形成六朝古都
南京崛起
▼
衣冠南渡的汉人
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技术
大量土地被开辟为农田
农田的开辟增加了粮食产量
也促进了人口增长
▼
凭借长江、秦淮河等水系之利
南京成了江南人口与财富的聚集之地
码头经常停泊数以万计的中外商船
以南京为中心的六朝
带动江南首次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正所谓
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
后世的吴敬梓在《儒林外传》中言道
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
▼
宗教也变得兴盛起来
在南朝统治阶层大力推行之下
以南京为核心的江南地区寺院林立
唐代诗人杜牧也曾感叹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如果说同样作为故都的西安厚重弥坚
那么南京则是绵软温香
三千繁华落尽
六朝金粉都化作纸上烟云
但那有什么关系
金陵的温香与伤愁
仍是后人萦绕不散的梦
▼
南京人说起台城、玄武湖
决不能说“啊真好看”
而要说
依旧烟笼十里堤
说起夫子庙、乌衣巷
也不能说“啊真怀旧”
必要吟一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
在南京
贩夫走卒酒客戏子
都藏着那么股潦倒文人
郁郁不得志的落拓感
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雅致文气
▼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
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你可以摩挲凭吊
可以悠然遐想
▼
南京这座城
几千年间存在于数不尽的
传说中、诗歌里、史书上
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值得在踏足于此时
惊起一声怅惘的低叹
一砖一瓦
尽染南朝烟雨
处处有文气
一人一城
氤氲书卷写意
比比皆金陵
3
夜泊秦淮
说到南京
莫不道起秦淮河
这样一条存在于久远历史文明中的河流
其走向是遥远与阔大的人类恒定命运
▼
秦淮河是适宜夜游的
大约与它的气质有关
▼
唐宝历二年
刘禹锡路过此地
思绪潮来
赋下名诗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北宋熙宁九年
王安石驻守金陵
伤心故国
也写词一阙
四百年来成一梦,上尽层楼更上楼
上世纪20年代
朱自清在与俞平伯泛舟秦淮
领略“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后
留下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幽影幢幢里
亮出小楼一座
是“秦淮八艳”之一
李香君的故居媚香楼
令人怀想起那个纸醉金迷的末世
南京总让置身其中的人产生复杂的况味
兴盛如斯
衰颓也如斯
是如《桃花扇》苏昆生的哀江南唱段
有一种盛极而衰的哀艳
秦淮河的不语
是千年的沉积
▼
当年的商女不知亡国的恨意
只为今人留下了诗句
而河旁的故居
写下王安、谢导堂前燕的传奇
4
古老而鲜活
城东的气质
进不了河西名媛的心
城北的朋克
敲打着老城南的窗
仿佛在唤醒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
王朝更迭无数
古迹遗留遍地
它们共同赋予南京一个深刻的标签
古老
然而今天的南京
标签似乎截然相反
▼
鲜活
南京人的物质世界
不如北京人那么皇气
也不像上海人那么洋气
南京人往往带着一股仙气
▼
在南京的确可以过得很中国
作为一个谈不上一线的城市
房价倒似乎挺一线的
这就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
奢侈品消费和汽油价居高不下
是一种感觉
但是无论是高温还是高房价
生活在南京的人们大多还是悠闲自在的
▼
人们也抱怨空气总是灰黄肮脏
舌尖上的美食危机四伏
但吃起小龙虾依然是狂热的
据说南京人消耗的小龙虾壳
早就能堆成一座紫金山了
即使冒出什么小龙虾导致溶血症
也没见谁就此不吃
▼
南京人过得有点满不在乎
与大多苏南城市比
装腔作势和势利劲儿都要少一些
对外地人也开放包容得多
南京是座有故事的城市
如果你坐公交在南京的街头绕上那么一圈
你可能会发现
这个城市的建筑都不是太新也不高
多少透露着点时间的沉淀
5
我爱南京
对于南京
紫峰撑起了这座城市的天际线
不管站在南京哪个位置
紫峰总能在某个角度闯进视野
▼
它是
地标
既是地理上的
也是心理上的
老街与紫峰同框
新与旧无缝对接
一个声部是钢筋铁骨的繁华
一个声部是烟火市井的粗粝
七八层的旧楼林立
凌乱的电线在半空纠缠
填满两侧天空
▼
这个角度的紫峰
真朋克
像极了90年代的香港
新城越来越相似
而老城有了时光沉淀
总多了些真实味道
▼
阅江楼上看
北面的长江
下过雨的热河路
冒烟的火车站
这座城市很好看
▼
在日常生活之余
在表面的粗枝大叶之下
一些细腻的值得玩味的东西
在生活里流存下来
称之为金陵雅韵也好
还是民国遗痕也罢
只要在这城市的梧桐树下
慢慢走几条街
这城市特有的灰绿色的苍茫历史感
还是会扑面而来
▼
每年杏花春雨时节
鸡鸣寺门前那条小路上
樱花的花讯最令人牵挂
▼
当夏日浓荫渐深
玄武湖中满塘荷花亭亭出水
总让人一次次流连
▼
而到了深秋
栖霞山
枫了
▼
而冬雪降临
南京
便是整个江南
▼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味道
南京的魅力不在于景色
而在于六朝故都丰厚的历史遗存
金陵自古有
王气
堪舆家断言
这是一种帝王的祥瑞之气
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
及至后来明代初期、民国政府
皆建都于此
这
绝不仅仅是偶然
▼
- END -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