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22年前的拍场传奇,一场史无前例的家具展
  • 正大拍卖2018-07-29


1996年9月19日,在位于纽约的佳士得总部大厅里,一场盛大的中国古典家具的专场拍卖正在举行。

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热逐渐在国外兴起。1990年美国加州创建世界上第一家专门收藏中国家具的博物馆——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加州文艺复兴山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1995年6月7日,一场至今还被屡屡提起的中国家具展在旧金山被隆重推出,展出的家具全部来自于加州的这家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这场展览将中国明式家具提升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峰,也成为日后中国家具展览的模板和范本之作。

— 1 —

22年前的拍场传奇

1996年9月19日,在位于纽约的佳士得总部大厅里,107件家具无一遗漏,全部易主,且皆以高于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总额达1120余万美元,创下当时中国艺术品单场拍卖的最高纪录。

▲十七世纪 黄花梨官帽椅,此拍品于1996年9月19日在佳士得纽约以140,000美元成交

这次拍卖也是全球首次的明式家具的专场拍卖,拍品数量之多和成交额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因此,这场拍卖不但全球艺术传媒大篇幅报道,连《纽约时报》、英国的《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等大众读物亦广泛刊发,更促成了其影响之深广。

拍卖的主角——107件中国古典家具,在被搬进纽约佳士得的总部大厅之前,一直静静置身于美国加州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中。

▲加州文艺复兴山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加州文艺复兴山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而这107件中国明式家具,身世漂泊,几经周折而辗转于海外的“新家”,背后更有着许多引人深思的传奇故事。

— 2 —

倾其所有,收藏家具

故事要从一个叫罗伯特·伯顿的美国收藏家说起。

罗伯特·伯顿,美国灵修社区“友朋会”创始人,著名艺术品收藏家,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古典家具收藏,1990年在美国加州创建世界上第一家专门收藏中国家具的博物馆——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古典家具收藏家柯惕思先生,当时正是这个友朋会的成员,并负责担任这个团体所属的木工房的总监。

▲柯惕思先生

据柯惕思说:

友朋会的目标是透过一个心理学发展的系统,针对个别部分加强灵修的提升,而友朋会的基本信条则是把精致带到当下。

罗伯特·伯顿先生醉心于艺术品的收藏。他先是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十八世纪的瓷器,接着又收集了许多银器。后来他又把这些都卖掉,目光转向古代艺术大师的画作。

可是不久以后,他又把这些画都统统卖掉,而原因正是为了腾出资金来收购中国家具。

▲17世纪 紫檀罗汉床

明式家具身上超逸俊雅的灵性之美令深谙艺术价值的伯顿惊喜莫名、深深陶醉,而浸淫艺术品收藏多年的他,更是深知其将来的市场空间。

1987年的某日,伯顿照例走进了巴黎的一家商店,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被一对紫檀明式官帽椅所吸引。

于是,仿佛撞见一潭清新的活泉,他立即将这对官帽椅买下并运回了加州总部。

▲18世纪 紫檀南官帽椅(一对)

从此他的收藏方向就完全转变,变卖了全部原有的藏品,把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对明式家具的收藏当中。

也是无巧不成书,彼时正是王世襄先生1985年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在海外掀起热潮之时。

▲王世襄 《明式家具珍赏》

该书是王世襄先生一生研究的心血,书中精选了162件明式家具珍品的照片,对明式家具的用料、源流以及艺术之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做了精详的解析。

这本书引起了欧美热衷中国文化的学术界和收藏家们的广泛关注,从1985年到1988年的3年之间。

《明式家具珍赏》就相继有台湾中文版以及英、美、泰等国不同出版社的英文本、法文本、德文本等九个版本问世。

▲《明式家具珍赏》英文版

“明式家具”一词一时成为海外藏家们的口头热词。

— 3 —

一群外国人的“闯入”

遇上中国古典家具,对罗伯特·伯顿来说,无异于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和友朋会成员的这些“家具门外汉”们是“几近天真”甚至“莽撞”地,一脚踏进了明式家具收藏的新领域。

▲17世纪/18世纪 黄花梨亮格柜(一对)

伯顿说:

当时我们真是和时间赛跑,因为这个收藏中国黄金时期的家具的黄金时刻稍纵即逝。

确实,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大陆的国人温饱尚未解决,完全不知收藏与拍卖为何物,被外国人视为珍宝的明式家具,还远未显示出其应有的价值。

▲黄花梨马蹄罗汉床(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藏)

罗伯特·伯顿和他的团队恰逢其时,确实也自然地正是“和时间赛跑”。

他们极具高效地搜寻明式家具,足迹遍及巴黎、伦敦、香港以及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据说光差旅费一年就花掉了130万美元左右,可见其工作之热情和不计成本。

▲黄花梨圆角柜一对(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藏)

至1990年初,他们就成功收集到70余件精美的明式家具,并在加州友朋会总部所在地的一个风景秀丽的人工湖畔建成了一座“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

伯顿形容其收藏是百科全书式的,举凡椅凳、桌案、床榻、柜格以及杂物如官皮箱、提盒、面盆架等都在其搜求之列。

而伯顿先生自己,则更是“睡卧罗汉床,日用黄花梨画案”,至少在形式上过足了中国传统名士精品生活的瘾。

至1994年,罗伯特·伯顿的团队共把百余件中国明式家具安置在这座“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中。

而正是这些家具,在时隔两年之后,就登上了佳士得的拍场,缔造了本文开篇所讲的那个“拍场上的传奇”。

— 4 —

王世襄的热忱和遗憾

伯顿和他的团队在开始明式家具收藏之初就曾专门去北京拜访过王世襄先生。

在收集的过程中,他们更几乎每隔一两周就会派人把家具的照片送请王世襄做鉴定和考评,王世襄则对每一件家具都逐一鉴定并细写了文字说明。

▲1995年王世襄著《明式家具赏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所藏之珍品》布面精装本一函一册全

这些照片和文字说明后来又汇集成英文版的图录《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藏珍品》,而中文版的则成为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明式家具萃珍》一书。

▲王世襄《明式家具萃珍》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王世襄写道:

在这里敬告各位读者,我为这本书每件家具写的说明,差不多是和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收藏同步进行的。

建馆之初,我已被邀参加日后图录的编写。馆中每增添一件家具,即寄我照片,要我写下对它的看法。为了了解实物,我曾三度赴加州在博物馆小住,观察每一件藏品。

1990年“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成立之时,王世襄先生也应邀赴美帮助选址,并提议把那个人工湖命名为“鲁班湖”,而博物馆的成立也是由王世襄先生亲写匾额并揭其幕。

当时“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和展览,同时还办有馆刊,名为《中国古典家具学会季刊》,对明式家具做认真的学术上的研究并刊发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

▲1992年《中国古典家具学会季刊》(部分内容)

王世襄先生前后三次应邀造访该博物馆,并对这些外国人高效的工作和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赞许有加。

他曾在文章中称赞这个博物馆:

仅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已占了几个世界第一。

可以说,“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自其发起之日开始,从藏品的收集到正式成立和运营,都与王世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世襄为加州博物馆藏家具著述

然而,1994年,才成立4年左右的这座博物馆就在罗伯特·伯顿本人的授意下闭馆,改头换面,又转而收集法国装饰艺术。

馆刊停刊,馆中的明式家具藏品先是在旧金山太平洋历史博物馆举办展览,而后几经周折,又成为纽约佳士得拍场上的拍品,从此流散天下。

▲1996年纽约佳士得家具专场拍卖图录扉页,王世襄题诗

王世襄为此也充满遗憾和唏嘘。对于这一段参与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的整个历程和态度,王世襄在《明式家具萃珍》的前言中,有着其清晰的说明:

读者可能想不到该馆将上百件精美的明式家具收集到一起只用了六七年的时间(约1987~1994年)。这六七年对收藏者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

约从1986年起,人数众多、大大小小的倒爷们到全国各地搜寻明式家具,真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该馆在短时间内能有如此丰硕成果,是因它适逢其会和认真选购的结果。

我们不能因为其历时短暂而低估其重要性。因为这一批珍贵家具已称得上世罕其匹。我相信今后即使有人舍得花费更多的资财和时间,也难再建成这样一个收藏。

五十年前我曾为古代家具的惨遭毁坏而落泪,近年又为被盗运一空,国内将绝迹而悲伤。拙作的问世,竟导致这样的后果,实非初料所及,只能是我徒唤奈何。

— 5 —

一场史无前例的展览

1994年,成立4年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停馆停刊,就在这时,一场家具展览和一场拍卖应运而生。时至今日,这场拍卖仍旧是整个拍卖市场和艺术品投资界的一个传奇。

▲1996佳士得中国家具专拍图册

这场展览的展览时间从1995年6月7日持续到1996年3月31日。

至于展览的原因和目的,有人说,伯顿只是一个商人,见到价格适于出手就做展览拍卖,但这种说法又跟友朋会对待中国家具的态度之认真相悖。

友朋会建立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成立中国古典家具协会,亏本发行季刊,这显然与“唯利是图”牵不上干系。

▲1992年《中国古典家具学会季刊》(封面)

也有人说,一位名叫Johnny Chen的台湾商人看中时机,买下了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所有的收藏品,交给了佳士得托售……

众说纷纭,真正原因却不得而知,只知道后来,伯顿卖掉了所有的家具收藏,转而收集法国装饰艺术。

▲黄花梨直背交椅式躺椅

1995年6月,旧金山车辆川流不息,游客人头攒动。太平洋历史博物馆在喧嚣往来的人群中更显得肃穆庄重,中国城近在咫尺,此时更能引起西方人对东方兴趣的却不是中国城,而是太平洋历史博物馆里一个“关于中国家具”的展览。

▲1995年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历史博物馆展览的中国家具

进入馆内,米色帐帷,落地长窗,迎面一张黄花梨镶大理石插屏式座屏风,前置一张黄花梨圆后背交椅,这便是迎宾之处。

▲黄花梨镶大理石插屏式座屏风及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往里走,会发现一张由十二面屏风环绕的罗汉床坐榻,这是主人款待宾客的地方。

▲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藏珍品展,旧金山太平洋历史博物馆,1995年6月7日至1996年3月31日

书房题名“至善轩”,由旅美书法名家傅狷夫挥毫,书房内部陈设有黄花梨画案、坐椅、栏杆架格,以及轿箱、官皮箱等用具。

▲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藏珍品展,旧金山太平洋历史博物馆,1995年6月7日至1996年3月31日

主人卧室朴素淡雅,井然有序,似有意响应《长物志》里“不应太过雕饰,以免眼花缭乱,而无法安息”;而二楼展出的仕女闺房就显得精致许多,有六足高面盆架、雕花衣架;架子床上雕满了鸳鸯、麒麟。

▲17世纪 黄花梨门围子架子床

从厅堂、书轩,到仕女闺房,都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这场为期九个月的展览中,除了制作介绍家具的录影带,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还邀请美国公共电视来展览现场拍摄家具专辑,利用光碟请柯惕思讲解榫卯的奥妙之处。

▲柯惕思先生

“文化外交,介绍中国文化”也成为展览的一大目的。柯惕思、王世襄以及韩惠博士合著的馆藏目录也配合此次展览发行,分成中英文两版。

▲王世襄为图录题字

伯顿曾这样说:

我们鉴赏这些艺术品,获得一些对于它们的有限的理解,但是我们真正理解的是如何创造一个灵魂,没有任何艺术形式能超越我们的灵魂。

前后三次应邀造访、为博物馆编写馆藏目录的王世襄说:

有些东西他没有,有些难得的东西他却有。不过整体看来,说这个博物馆在质量上都超过美国任何一家博物馆的中国家具收藏,应该不为过。

在馆藏家具中,有这么几件甚是吸人眼球,一张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传世甚少,质量又属上乘,这件家具购自加拿大博物馆,据说曾经是皇家之物。

▲16世纪/17世纪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那张巨大的透露着山脉景致的大理石屏风,以一百一十万美元成交,成为当时全世界最昂贵的一件中国家具。

▲十七世纪 黄花梨嵌大理石插屏式屏风,以110.25万美元打破当时中国家具的拍卖纪录

乐于展示全球艺术的西方人,很早就有了中国硬木家具展览,并借助展览,希望对西方产生深远的影响。

只不过伯顿几乎用一己之力让这个博物馆在短短几年之内达到了巅峰,却又突然决定出手,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也随之消失,不得不让人感叹韶华易逝,唏嘘不已。

- END -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