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七夕专题:那些家具界的夫妻档
  • 正大拍卖2018-08-17

两只美丽的凤头脉脉含情

是为“鸾凤和鸣”,寓意夫妻恩爱



七月初七,是为七夕,中国的情人节。


近几年,七夕节的火爆不管是不是出于商家的炒作行为,根植于人们心中对于“爱”的诉求终究像火山一样爆发。人类,需要这样的节日。


古典家具界从来没有缺少过浪漫,家具中龙凤纹饰的大量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它是祖先镌刻在器物上的生活理想。




古典家具界的夫妻档不在少数,这些神仙眷侣们因为典雅隽永的家具走到一起,他们的爱情故事,连同他们的收藏或是研究成果一起,被后来者津津乐道……


今天,研习君就带大家看看家具界那些“夫妻档”之间的精彩人生与故事。



· 1 ·

 陈梦家&赵萝蕤 


▲陈梦家夫妇在住宅的合影。背景书法为陈梦家所藏米芾书法真迹。


陈梦家,1911年出生于浙江上虞一个牧师家庭。1927年高中尚未毕业即考入了中央大学法律系,不到20岁的陈梦家在当时就成为了新月派的一员主将,并且在诗歌名气上几乎与老师不相上下。


1932年底,21岁的陈梦家来到北平,经人介绍在燕京大学听课。1934年,他正式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古文字学,此时的陈梦家一副俊美、儒雅的书生模样。


在燕京大学求学这段期间,遇到了后来的人生伴侣赵萝蕤。赵萝蕤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古镇,父亲赵紫宸是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



聪颖灵慧的赵萝蕤16岁时就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因从小接受美式教育,读到大二转学英国文学。


赵萝蕤20岁毕业考入清华外国文学研究院,25岁便出版了译作《荒原》,一举成名,评论家称:


艾略特这首长诗是近代诗的‘荒原’上的灵芝,而赵女士的这册译本则是我国翻译界‘荒原’上的奇葩。


史学大家钱穆回忆,赵萝蕤周围“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


▲左:陈梦家;右:赵萝蕤


1936年1月,陈梦家和赵萝蕤在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办公室举行了婚礼。“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艳羡无数。这对才子佳人的结合,成为当时的美谈。


1936年,赵萝蕤与陈梦家结婚,住在朗润园一栋中式平房里,客厅里放着她的“斯坦威”钢琴。


1948年后,在美留学的赵萝蕤决定提前回国,陈梦家为迎接妻子,几乎每个周末都去城里的古旧家具店寻觅合适的物件,每购置到一件如意的家具,他都要写信告诉尚远在美国的妻子。


每一件家具仿佛都是二人婚姻美满、感情和睦的鉴证。


陈梦家回国后的清华宿舍办公处


陈梦家在文革中自缢之后,这一批珍贵遗藏直至2000年,都一直被完好地保存于北京一处著名的明清四合院——赵紫宸、赵萝蕤的故居,美术馆后街22号。


由于拆迁,其中20多件珍品入藏上海博物馆。2013年,赵萝蕤的弟弟赵景心又将23件珍贵明清古典家具无偿捐赠给了湖州市人民政府,由湖州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阅读拓展  陈梦家先生旧藏,一半去了上海博物馆,一半留在了这儿……




· 2 ·

 艾克&曾佑和 



古斯塔夫·艾克是中国家具研究的先行者,他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堪称是研究家具的经典之作,而其在中国的婚姻也历来为人称道。


1933年,艾克离开了清华园,此时的艾克已在中国呆了10年,未婚。


1935年,艾克被请到了辅仁大学,成为西洋文学史系的教授。艾克人生中诸多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辅仁大学执教的时期。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1944年珂罗版印制,收录122件家具实物图片及部分测绘图纸。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艾克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到室外测绘古建筑了,停不下研究脚步的他开始把时间用在了研究家具上。


那时东四、天桥北大街西大街、德胜门外、鼓楼、后门大街、瓷器口、东晓市、鲁班馆……到处都是佚散的各式家具,品相好的、不好的,都灰头土脸地堆着卖,而且十分便宜。这让艾克的研究十分便利,只要买家具就好了。


不过日子总是要过的,不能总是买买买,因为不惑之年的艾克遇到了曾佑和。


▲曾佑和教授(1925-2017)


艾克和曾佑和的恋情在当年是整个北平文化圈都“津津乐道”的事情——毕竟当艾克来到中国时,曾佑和还未出生,他们相差了整整29岁。


曾佑和描述当年:


他是我在辅仁大学时的西洋美术老师。我觉得从他身上有学不完的东西,他对音乐、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等方面都有所研究。在学校时,他就看上了我。一毕业,就请我去当他的助教,三年以后,我们结婚了。我很佩服他,很愿意为他做事。


▲艾克与中国夫人曾佑和


1942年,17岁的曾佑和从辅仁女校毕业,成为艾克的助教。1944年,艾克投入十多年心力的《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出版(后中文版译为《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印制200册,50银元一部。里面有一件黄花梨三角圆几,写着曾佑和小姐收藏。


1945年,49岁的艾克和20岁的曾佑和在大翔凤胡同12号(艾克住所)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姻真的就是这样,听从内心,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艾克、曾佑和大婚合影。女方主婚为溥伒、溥荃、陈光熙、启功等,男方主婚为和普礼、威廉、杨忠汉、杨跃、黄博川、魏智等。



· 3 ·

 胡德生&宗凤英 



论起古典家具的研究,胡德生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首席专家学者,朱家溍先生的入室弟子,国内专业从事明清古典家具研究第一人。


论起古代的服饰与织绣,宗凤英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研究专家,具有大量的文字资料储备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古代服饰及丝织品有极高的研究能力及鉴定水平。


▲宗凤英先生在给博士生上课


胡德生和宗凤英二人在文物研究方面比翼齐飞,在学界早已传为一句佳话。


而对于行外人来说,他们二人的关系像是听新闻,毕竟,他们在各自领域做出的成绩都足以撑起各自的光环,而不是向别人介绍:这是胡先生的爱人,也更不是:这是宗老师的先生。


是同学,又是同事,更是夫妻,相濡以沫,羡煞旁人。


▲北京故宫明清家具专家胡德生先生



· 4 ·

 毕格史&爱丽丝 


爱丽丝和罗伯特·毕格史这对美国夫妇从1968年开始在香港生活,在那里爱丽丝是佳士得拍卖公司艺术品拍卖部的总监,罗伯特则是一名商业咨询师。


在他们生活在香港的25年中,他们形成了对于东方古董的数种重要收藏种类,包括安南瓷器  ,蒙古和西藏的银器,中国(汉族)及藏族的地毯,木器文玩和中国的古典硬木家具。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通高122cm


当毕格史夫妇于1983年遇到王世襄与他相识成为朋友时,他们第一次认识到在中国大陆仍存在着明代家具,这时他们开始大量收藏。




黄花梨册页盒 51.4cm*39.5cm*11.4cm





黄花梨坐墩



· 5 ·

 王世襄&袁荃猷 


遇到袁荃猷的那一年,王世襄二十六岁,袁荃猷二十岁。相见既是相知相许,只须一颗明净慧心的相照。在美丽的燕大校园,两人相约默契地十指相扣,从此六十载人间路,相濡以沫、风雨同舟。


1938年秋,出身书香门第的优游少年王世襄凭借其扎实的国学基础,考入燕大研究生院文学院。然而就在数月后,年仅五十六岁的慈母金章因患高血压,意外地过早离世。


这是世事沧桑对王世襄的第一次心灵冲击,已步入风华青年的他,深悔于以往的纵性贪玩。


▲王世襄与袁荃猷本是“师生恋”,因辅导教育系的袁荃猷编写中国绘画教材,从而与袁荃猷相识相慕、互生情愫。


于是,王世襄驱散了鸽群,送走大鹰和獾狗,将蛐蛐、葫芦、鸽哨,统统束之高阁,从此躲进书斋成一统,埋首苦心学问。


收敛玩心的王世襄很快显露出其一流学者的底质,一系列彰显其治学功底和眼界高度的文章陆续发表。而佳缘自天成,也恰在这期间。



恋爱期间,王世襄曾给袁荃猷带了一个火绘葫芦片小盒,这是他之前在信里许诺的——要是做好了就送给她。她打开小盒子,里面静静躺着的,是两颗红豆。袁荃猷说,这是我们的爱情信物。


1945年抗战胜利,两人结束了人隔千里的相思,回到北京,结为连理。


▲1945年,王世襄与袁荃猷喜结连理


结婚之后,王世襄发现他的妻子实在妙不可言,除了琴棋书画外,其他全不会。


就做饭而言,剥蒜可以,剥葱却不行,一根葱被她层层剥光,最后手上什么东西没有,反过来责备王世襄,说他不会买葱,为什么葱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估计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妻,才成就了精于厨艺的美食家王世襄。



大家熟知的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其中线图全部由袁荃猷先生手绘完成,在图书出版的时候,王世襄在书的前面为其老伴题下了这样一首诗:


君曾一再言,平生有二好。

访古摹饰文,游山写石貌。

一自助著书,制图兼编校。

伏案年复年,勤劳致衰耗。

二好愿未酬,我痛难偿报。


《明式家具研究》中袁荃猷先生手绘图


2003年,荃猷去世,王世襄悲痛欲绝,在他的《锦灰堆》里,句句都是对荃猷的愧悔,他后悔没有带荃猷游山玩水,这是她最想做的事情。


王世襄说,我负荃猷。他写了14首《告荃猷》,字字泣血:


我病累君病,我愈君不起。

知君不我怨,我痛无时已。


他把她的东西都拍卖了,只有一件东西保留着,那是他与荃猷一起买菜的提筐。他说,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要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墓里,就像他们两个人,一起拎着这个提筐去买菜。


王世襄说,这叫生死永相匹。



-  END  -


 往期回顾 


鲁作:以醇古风雅,尽显中庸之道 | 红木视界

家具上那些啵粼啵粼的宝石到底是啥? | 家具篇

这张交椅凭什么卖出了6944万的天价? | 经典


声明:公众号文章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搜集,由于网络素材来源不明,除公众号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