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中国历史上最绝的皇陵,三座大殿全用黄花梨建
  • 正大拍卖2018-10-14


慈禧陵有三绝——木绝、金绝和石绝。



清东陵的建设历时近两个半世纪,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座皇家陵寝,这里埋葬着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共计大清王朝5位帝王、15位皇后、136位妃嫔,1位皇子,共计157位墓主人。



独揽朝纲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一生极度奢靡,对其死后灵魂寄居的地方更是重金打造,向后人昭示其不可一世的权威与地位。


 

慈禧太后,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无名无分地统治了中国达半个世纪。尽管中外史学界对她褒贬不一,但对于她生前的奢靡生活,正史当中着实记载翔实。


当时晚清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国库空虚,内忧外患,国难当头,然而慈禧依旧固执自私地享受着“一顿饭够百姓穿十年衣”的奢华生活。


有人算过一笔账,慈禧一天的生活费是纹银4万两,宫廷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能够买两艘“吉野号”战舰。


当北洋海军被打得屁滚尿流时,不知慈禧当时又作何感想。就连临死时,她也没有对她腐朽的思想进行过反思,反而恨不得把整个紫禁城都带进她的地宫。



那么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准皇帝”的“地下紫禁城”是怎么构建起来的?


在她入住这座地下宫殿前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呢?



陵寝建成后,慈禧并不满意。原因是工程完工后,她和慈安二人的陵花费不等,也就是说在她的陵寝上花的钱少了,她感到不公平。


可是人家慈安是大清门抬进来的正宫娘娘,在理论上慈禧的身份肯定要比慈安低很多,因此花在她的陵寝上的银子比慈安少了近40万两。


但是,慈安陵用银266万两,慈禧陵用银227万两,两座陵合计用银500万两,这已经堪称清代帝后陵寝花费之最了。



那么,两个陵寝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


原来慈安陵所用的木料大部分是国产楠木。另外,慈安陵还比慈禧陵多了一段神道,用意就是要和咸丰的定陵连接,说白了就是要体现出他们俩是正牌夫妻。


所以慈禧就没有资格建神道,以至于她认为自己最终还是输给了慈安。


不过对于慈禧来说,这件事是有转机的。光绪七年(1881)慈安暴亡,死因不明,这不仅是一宗历史谜案,还将挡在慈禧面前的最大障碍消除了——慈禧终于可以独揽大权了,这让她的陵寝重建就变得容易了。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东陵守护大臣呈上一份奏折,内容描述了慈禧陵寝的现状,说其出现了渗漏、风化、瓦爆釉、彩画脱落等问题。


按理说,得知自己的陵寝出现这些现象,慈禧应该伤心才对,可是相反,她心里却乐开了花。



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慈禧就对自己的陵墓有所不满,这回她已经手握权力,并且还有了一个送上门的借口,此时不重修陵寝更待何时啊?


于是她马上派奕劻、荣禄这两个心腹大臣去东陵。这两个人是有名的马屁精,他们很会揣摩慈禧的心思。


对于这件事的处理方法,他们的决定绝对是出人意料的——他们打算拆除陵寝,重新修建。



其实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由砖、瓦、木、石建成的,出现风化的情况很正常,不仅是慈禧的,其他的陵寝也都是这样,甚至风化得更严重,难道都要拆除重建吗?


然而这种奏请虽然离谱,但却是正猜中了慈禧的心思。折子一上,她当即就批准了,所以慈禧陵寝就开始了大肆的拆除重建。


慈禧太后的陵寝重修之后,各方面都变得十分奢华。


 

根据档案记载,当时的承修大臣荣禄等,曾上奏给慈禧一篇奏折,里面说到了慈禧陵的大殿隆恩殿的用料问题。在奏折中,荣禄谏言改用黄花梨。



其实这是非常僭越的一种想法,还从来没有人敢于在建大殿时使用这种木料。因为这种黄花梨是明清时期皇家做高档家具用的,民间绝少能够见到。


所以对于在建造房子、大殿时用黄花梨这样的想法,荣禄等人虽明知是非常大胆的逾越之举,但他们认为这个折子呈上去之后,慈禧看到一定会格外高兴、异常满意,并且对他们大加赞扬。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慈禧满意归满意,却并不满足。她说既然大殿使用了黄花梨,那么东西配殿也应该与之统一规格,使用黄花梨。


这让荣禄等人大为吃惊,本来大殿使用这种高档木料已经是十分大胆的僭越行为了,没想到慈禧要求把两个配殿也一并用其来进行改造。


重建后的慈禧陵三殿的梁枋架木、门窗隔扇,全部采用来自海南名贵的千年黄花梨构制,这种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料现在已濒绝种,其价以斤而论,称得上是寸木寸金。



在三殿64根柱子当中,除隆恩殿7米高的金柱、中柱为包厢外,其余均为直径1米、高3.65米的独根笔直的原木。



用黄花梨建造的慈禧陵大殿,可以说是花费巨大。纵观各处陵寝,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处。


根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整个陵寝重修耗费掉的银子是150万两。


当时距离竣工还有9年的时间,虽然后来又用了多少银两档案没有记载,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绝不会是一般的数目。


 

另外,慈禧陵的彩画是新颖而独特的。


她的三殿彩画全部改用了等级最高的金龙合玺彩画,这些彩画根本不需要披麻抹灰等传统工序,而是利用木质本色直接沥粉贴金,全部采用金色。这种别具一格的彩画在清代陵寝中唯慈禧陵所独有



慈禧陵中的建筑更是与众不同,其中的金龙盘玉柱,使得慈禧陵三殿流光溢彩。在皇家建筑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北京故宫太和殿上,只有6根柱子上有盘龙,并且沥粉贴金。



但据《清史》记载,在慈禧陵中,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4592两以上,殿内外彩绘2400多条金龙,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盘龙,墙壁上的“五福捧寿”、“绫带盘长”、“万字不到头”等也全都筛扫黄金。


 

而且慈禧还颠覆祖制地采用了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石,以及隆恩殿周围的汉白玉石栏板也全部雕刻成了“凤引龙追”的形式,暗示着慈禧太后生前权力之大,皇帝都得跟在她的后面,听从她的安排。



尤其是76根望柱,还打破了历史上一龙一凤的格式,而是将望柱头雕刻成凤,龙则改雕在柱身之上,柱身两侧各一条,形成了“一凤压两龙”的格局,暗指慈禧太后生前曾两度垂帘听政。



慈禧陵的这些石雕不仅显示出晚清女主当政的鲜明时代特征,其雕刻工艺也是堪称一绝。


例如,隆恩殿殿前的御路石,玲珑剔透,当之无愧为石雕中的精品。它仍然使用了凤在上、龙在下的布局,而且雕刻工艺还采用了更为高超的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



在龙的腿、尾、须部和凤的嘴、冠、角部有10处透雕,立体感超强,形象更为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慈禧死后入殓时的宝物就更为奢侈,内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嗣长子李成武写的《爱月轩笔记》,对此有详细记载:


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前置翠荷叶,脚下置一碧玺莲花。放后,始将太后抬入。


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18尊置于后之臂上。以上所置之宝系私人孝敬,不列公账者。


众人置后,方将陀罗金被盖后身。后头戴珠冠,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200件。身后左旁置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


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网珠被一个。正欲上子盖时,大公主来。复将网珠被掀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


这里所说的西瓜、甜瓜、桃、李、杏、枣均不是瓜果实物,而是以翡翠、玉石等制作,尤以西瓜制作称绝,瓜为绿玉皮紫玉瓤,中间切开,瓜子为黑色。


至于慈禧地宫宝物的价值,《爱月轩笔记》中也有说明:


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


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甚为夸张!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老太太生前飞扬跋扈,奢侈和挥霍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而今走了100多年了,她的格调和品味仍让人不觉得落伍,她的嗜好、她的奢华也夹带着几分神秘。



清东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到这里,清东陵慈禧三大殿更是观光旅游者的必到之地,人们品味着慈禧的奢华,聆听着黄花梨那不朽的传说。


有趣的是如今现实生活中黄花梨的传说仍在继续,收藏趣闻,买卖故事,价格如何飙升,财富怎样暴涨。这黄花梨牵动着无数人的情,倾注着无数人的爱,成为无数资本追逐的目标。



 往期回顾 


千岛湖水下千年城,27个乡镇沉睡湖底 | 一见

中国第一木塔,你了解多少? |  一见

青莲寺这块“网红肉”,要被撕咬到什么时候? | 一见

声明:公众号文章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搜集,由于网络素材来源不明,除公众号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