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沉浸式体验 | 古代仕女的居家生活
  • 正大拍卖2022-10-23



国庆刚结束,

很多人被迫过起了一段足不出户的日子。

在古代,却是很多大家闺秀的日常。

她们又是如何度日的呢?




“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古代女性被隔绝了与男性、社会的一切联系,生活在“深闺宅院”之中。女性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封闭的,今天便来聊聊古代仕女的一日居家生活。


·晨起梳妆·


"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古代女子一般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着妆




北宋 苏汉臣《靓妆仕女图》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这是因为古代女子有“晨昏定省”的规矩,因此梳洗干净、妆容得体对于她们而言是早起后的头等大事。梳妆对于她们来说,是日常习得的课题。那么古代女子都用什么盛放梳妆用品?答案是“妆奁”,指古代女子梳妆打扮时所用的镜匣


宋代的《绣栊晓镜图》就描绘了古代贵族仕女或立或坐于镜前梳妆的场景:精致典雅的高脚方桌、造型华丽的圆形铜镜、精美绝伦的大型妆奁、散落桌上的小巧粉奁……



宋 王诜 绣栊晓镜图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古人使用妆奁的历史可谓悠久。据考古发掘成果证实,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奁具出现,不过这时的奁具多用裸体动物人物装饰,适应此时重视人口繁衍的文化风尚。



战国 便携式梳妆盒 湖北枣阳九连墩一号楚墓出土


战国时期,大多数的奁具都采用当时成熟的漆器工艺,以上下浅槽合成的方式置放梳妆用品。汉代妆奁则是做成不同形状的子盒,甚至在此基础上作双层奁,这种奁具常被称为子母奁



秦 彩绘云凤纹漆圆奁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汉 双层九子漆奁 湖南省博物馆藏


到了魏晋时期妆奁开始演化,增添了可以观看容貌的功能。东晋顾恺之在《女史箴图》卷中就画有两位正在梳妆的贵族女子,身旁除了小巧精致的奁盒外,又多了形似蜡台的架子,上面挂有铜镜



宋摹《女史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以后,人们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开始坐在椅子上进行梳妆,因此妆奁盒又变成了带抽屉的妆奁镜箱


南宋 木制镜箱 江苏武进前公社南宋墓出土


到了明清,妆奁从设计上对于宋代出现的宝座、镜箱和屏风造型都存在着借鉴和模仿。有折叠式、宝座式、屏风式三大样式;还有了带柜门和不带柜门的区别。


清早期 黄花梨透雕麒麟纹五屏风式镜台


明清妆奁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官皮箱,它将上层的镜台收纳于一个整体的方形盒子之内,顶盖下有深凹平台,内藏折叠式镜架。箱体内设抽屉若干,用来存放油缸、粉盒等化妆品。



清中期 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 故宫博物院


其中,有些妆奁可以作为书架使用,其大小因为适合书桌摆放而受到明清女子的喜爱。这是因为随着女性阅读活动日益增多,社会对女性的审美也不单单是对容貌品德的狭隘欣赏而开始转向对才华气质的推崇。


明 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 午时休闲 ·


在古代,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决定了她们日常消遣的方式,既要富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也要传达她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慵懒闲暇的午后是贵族女子最为享受的时光。


清代徐震在其《美人谱》中曾提出美女应具备的13种技能,即“弹琴、吟诗、围棋、写画、蹴鞠、临池摹帖、刺绣、织锦、吹箫、抹牌、秋千、深谙音律、双陆”。这些技能不仅是古代用来衡量贵族女子才情的标准,也成为她们用来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



清 仕女轴 张淇 安徽博物院



清 仕女册(六开之一) 费丹旭 苏州博物馆


这其中大多数的娱乐活动都离不开坐具


唐代以前,古人都习惯席地而坐,家具也都使用低矮型,女子坐在有一定厚度的席上


宋摹本《周文矩宫中图》 



宋摹本《洛神赋》(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唐代,此时的家具已经较为丰富别致,出现了类似圈椅的椅子月牙凳。周昉的《挥扇仕女图》中,女子所坐椅带扶手与靠背,且隐约可见扶手靠背连成一线,下方腿部还做成带有起伏的曲线,呈内翻状。


唐 周昉《挥扇仕女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月牙凳是唐代较为典型的凳子,凳面似月牙或呈椭圆形,牙板作壸门造型,凳腿亦作较为精致繁复的曲线造型,并有内翻结构,而且月牙凳上常常用锦绣作凳面,还镶嵌璎珞、绳结等,装饰十分华美。


唐《唐人宫乐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延至宋代垂足高坐基本上成为了主流坐姿此时用于坐的家具不少,包括石墩、大榻、靠背椅、绣墩等。


石墩置于野外,于野景融为一体;

靠背椅无扶手,靠背板似乎颇为厚实,下方带脚踏;

大榻则有些像东晋的矮榻升级版,仍作壸门圈口,下带托泥接小足;

此外也有绣墩,绣墩围在大榻旁。




宋《女孝经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明清两代玫瑰椅成为女子专用椅具。玫瑰椅的造型可上溯至唐宋时期的折背样椅突出特点是搭脑和扶手平齐。



《十八学士图》中的折背样椅


玫瑰椅通常小巧轻盈,装饰雅致灵秀,以有无靠背分为两种形制。玫瑰椅多以黄花梨制成,其次是鸂鶒木和铁力木,一般不用紫檀木和红木。


晚明 黄花梨玫瑰椅(无靠背)


清 黄花梨群龙捧寿纹玫瑰椅(有靠背)


在明清时期,还有一种坐具受到了女性广泛的喜爱,它便是坐墩
它常常上下小,中间大,用腹部代替腿足,因为像鼓而又称鼓墩又因为它的墩面常多覆丝绣织物作为垫子,而被称作绣墩



清 紫檀木海棠式鱼门洞四开光坐墩 故宫博物院藏


相对于木材制品,瓷质绣墩具有坚实稳固不易朽坏的特点,成为室内休闲、室外雅集坐具的极佳选择。



明 青花双狮戏球纹鼓式坐墩 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为其生产的兴盛期,主要品种有青花、三彩、五彩、斗彩等,墩面及腹身皆有镂空装饰。清代亦大量烧造,属乾隆时期烧制最精。



· 晚间安寝 ·


古代因缺乏灯光,夜晚的生活并不如白天那么有趣,贵族女子们纷纷沐浴更衣,准备入睡。


然而唐代、五代以后,古代女性越来越以高髻为美,并常在睡觉时用簪钗固定发髻。因此,睡瓷枕的习俗逐渐流行,既能保持夜间发髻不散乱,又方便早起更好地整理发型



宋 定窑白釉孩儿枕 故宫博物院藏


瓷枕从唐代开始广泛流行,宋代达到鼎盛,明清时期逐渐衰微,直到20世纪才退出历史舞台。


瓷枕除了支髻固发的作用,还寄托了祈福辟邪的美好愿望。
唐宋以来,兽形枕大多被赋予辟邪的功能。唐、五代时期有豹头枕、虎枕。北宋时新创狮枕、牛枕、蛟龙枕。金代直接以兽脊为枕面,有狮枕、虎枕和双狮枕等样式。元代兽形枕已不多见,清代以卧猫枕居多。


金 褐釉彩绘虎形枕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上述提到的娱乐活动和生活习俗,古代女子还有着煎茶、焚香、扑蝶、写画、斗草等等的居家消遣方式。古代仕女的居家生活日常,被绘画记录,被家具承载,也被时光见证。



-  END  -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