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 见微知著 | 明式家具的冰盘沿
  • 正大拍卖2023-05-14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细节控品明式家具




熟悉明式家具的人肯定对“冰盘沿”一词不陌生,毕竟各种桌几椅凳上似乎都有它出现。


但细细分辨,被称作“冰盘沿”的线条其实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一定差别,但为何这些线条都可被统称为冰盘沿?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的线脚一章中是这么介绍冰盘沿的:

线脚上舒下敛,近似须弥座的“枭混”,其断面与盘碟边沿的断面相似,北京匠师统称之曰“冰盘沿”,也有人认为应写作“饼盘沿”。这些上下不对称而曲线变化至多的线脚,可以自成一类。


黄花梨浮雕拐子纹独板大画桌 研习社珍藏


为了与之区分,王世襄先生还在下文接着写道:

边抹的线脚有上下对称的和上下不对称的,因它们并非上舒下敛,故不能称为冰盘沿。这些可另成一类。


上下对称的边抹线脚举例


也就是说,在王世襄先生看来,满足“上下不对称”且“上舒下敛”的边抹线脚,才能被称之为冰盘沿。


为什么叫冰盘沿?冰盘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古人诗文中寻找答案。


明代何大复写过一首《苦热行》,其中有一句“美人冰盘荐桃李”,这里的冰盘说的是碎冰配瓜果的解暑佳品。宋人又有词云“素景中分,冰盘正溢,何啻嬋娟千里”,这里的冰盘说的是月亮。


明 陈洪绶《抚琴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苏轼的《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诗中,我们还能看到一句“青浮卵盌槐芽饼,红点冰槃藿叶鱼”,很明显,这里的冰盘其实说的是一种瓷盘。


明永乐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故而,大多数人认为冰盘沿模仿的正是瓷盘的盘边断面,而在小木作的源头大木作领域,也有因形似而被命名的院墙砖檐冰盘檐。


还有人认为,冰盘沿的造型其实在早期青铜家具的桌案边缘设计就可窥


了解冰盘沿,我们得首先认识到它出现的位置,也就是边抹。边抹,即大边和抹头,这是攒框作法造成的边框部件(如下图所示)。



工匠通过榫卯将大边和抹头连接成框面,将视角从框面转移到侧面,工匠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塑造框的侧面轮廓。而框的就决定了沿的发挥空间。


冰盘沿线脚举例


从王世襄先生给的十六例冰盘沿经典造型可以看出,冰盘沿在水平方向均为平行线段;而垂直方向则包含线段与弧线两种线型,故而在视觉角度形成了不同的分层,常见单层、双层、三层和多层。


单层冰盘沿造型最为简单,上下两端以一条垂直线段和一条饱满弧线连接,它也是所有冰盘沿的基础造型,这种造型敦厚朴实,十分耐看。



双层冰盘沿并非在当中分隔,而是在快要至底的地方另起尺寸极小的一层,这种做法也被称为“压边线”。


出于工艺难度和审美体验的考量,上层一般用弧线,下层的压边线一般用直线,与单层冰盘沿相反,主次分明。




对于厚度有限的面沿来说,三层冰盘沿的设计其实已经相当复杂,三层的大小分隔也有了更多变化。


有在二层冰盘沿基础上,将较大一层进行二次分割的;也有在上下各作一个极小层拱卫中间层的;有些工匠还会将打洼技法纳入其中,将尺寸之地营造出须弥座一般层层相叠的复杂观感。





多层冰盘沿亦如此,因为面沿位置有限,层次越多,工艺难度就越大,如何提升线条的细腻程度,如何将不同线条流畅顺滑地连接起来,这既考验工匠对线条艺术的理解,又考验手下功夫的水平。



如前言,冰盘沿常出现于攒框造法的面沿,而在明式家具中,使用攒框造法最多的便是桌案椅凳的面,以及床榻的面和圆角柜的柜顶。


桌类家具的结构差异不大,椅类家具种类相对更为丰富,而冰盘沿就常出现于靠背椅、扶手椅和圈椅的椅盘面沿,虽然结构不同,但冰盘沿都能完美融入其中,同时发挥己在实用性和审美性上的优势


清早期 黄花梨灯挂椅(一对) 研习社珍藏


其实家具的线脚种类不少,但为何是冰盘沿流传最广?


一些学者从数学角度对冰盘沿进行了测量分析,发现冰盘沿的比例、位置、与其他部件的配合都符合常被应用于美学领域的数学规律。


结合家具材质特点,我们也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冰盘沿的切割设计对于展现木色木纹的帮助;再从受力结构分析,冰盘沿的设计还能保护框面上的榫卯,防止木材变形,加固整体结构。


明 黄花梨束腰罗锅枨马蹄腿大禅凳 研习社珍藏


对于一整件家具的观感而言,冰盘沿并不显眼,它更像是一个简单而小巧的过渡,但它独特而富有变化的线条与轮廓,同样诠释着明式家具独有的灵动隽永。


曲与直、方与圆、刚与柔......明式家具对于两极的糅合既体现在整体的造型上,又体现在细部的线条上。小小一个冰盘沿,便能让我们窥见明式家具不流于俗的独到之处。


-  END  -

提示】正大新闻版权归属正大所有,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